不产一根羊毛,却温暖了世界。记者1月2日获悉,2013年大朗镇积极探索文化与产业融合之道,丰富产业的文化内涵,助推产业发展升级蜕变,受到了多个媒体的争相报道。 今日上午,南方网.东莞新闻、《东莞日报》A04版、《东莞时报》A04版分别报道了我镇2013年毛织实现了产业与文化的新融合,热议国内毛纺织业界“大朗模式”。 据了解,近年来,大朗镇结合自身产业特色,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资源,积极打造毛织文化品牌,通过创建毛织文化艺术之乡、举办毛织风情文化节、创作一批毛织艺术作品等方式,为毛织产业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,推动了毛织特色产业与毛织文化品牌的融合发展,引导产业从生产车间向“微笑曲线”两端延伸,实现升级与蜕变。目前,全镇共有毛织企业4000多家,数控织机超过4万台,每年在大朗周边集散销售的毛织品有12亿件,75%的毛衫出口欧美、日韩等地,毛衫产品单一镇区出口额居全国首位,预计2013年全镇毛织工业总产值达168亿元,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35%。同时,大朗稳坐全国毛衫产品出口第一镇的“宝座”,顺利通过了“中国羊毛衫名镇”复评,更首次获得了中国民间艺术协会颁发的“中国毛织文化艺术之乡”称号。 |